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北京temu兼职美工网站 > 金融财经 >
1940年6月,正在郭村休整的叶飞气势正盛美工兼职,作为新四军挺进纵队副司令员,连打胜仗的他近期状态很好。
三个月前,叶飞刚刚率兵在安徽东部来安县的半塔集附近,击溃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的独立6旅。
独立6旅,自诩为“梅兰芳部队”,是韩德勤手下的王牌,意为唱主角、挂头牌的部队。该旅兵员足、火力强,又注重军容仪表,从士兵到长官,从服装到武备,极为漂亮。
不过,再漂亮的“梅兰芳部队”,在叶飞面前也不堪一击。3个多小时的激战,新四军挺进纵队的1个团就将骄横的独立第6旅打得落花流水。
而在此之前,叶飞已经连打两个胜仗了,一仗打日伪军,二仗打军统下属的特务游击武装“忠义救国军”,第三仗打的就是“梅兰芳部队”。
三战三捷,一举撕开了国民党军在半塔集布下的重重围困。
半塔集,苏皖交界处的一个山区小镇,这里是新四军淮南路东根据地的中心区,不过现在的驻守部队只有不到一个团的兵力。
韩德勤围攻半塔集的时机拿捏得刚刚好,根据地的主力部队刚刚离开,他们在张云逸的带领下向西挺进,越过津浦线。
韩德勤部突然出击,一下子围住了后方兵力空虚的新四军根据地党政机关。而韩德勤自己也没想到,这次他还困住了一个重要人物,时为中共中原局书记的胡服。
胡服,即刘少奇。他正在半塔集坐镇指挥,谋划落实中共中央的“发展江北”战略。
关键时刻,叶飞急速驰援,从吴家桥到半塔集,两天两夜急行军数百里,像一把尖刀直插韩德勤部。
再加上张云逸率部及时回援,一举击退韩德勤部,新四军又一次击溃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动摩擦。
对于叶飞在战斗中的表现,刘少奇是喜出望外,连说“天降神兵”。
叶飞
打完胜仗的叶飞率部来到扬州江都的郭村进行休整。但没有休整多久,就接到国民党苏北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的最后通牒:三日内退出郭村。
叶飞决定先礼后兵,派出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同生前去谈判。未曾想谈判代表竟被扣押,看来新的战事已不可避免。
叶飞召集纵队领导开会,大家都认为退出不妥,欲在郭村迎敌。
这时陈毅来电:切不可在郭村孤军御敌,吴家桥若不好守,万不得已则暂时可退回江南,与江南部队会合,然后卷土重来!
这已经是陈毅的第三次来电了,三道电令,态度一次比一次坚决,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厉。
压力重重的叶飞再次召集纵队领导和苏北特委领导开会,结果,领导成员几乎一致反对退守吴家桥,更何况江南了。
胆大的叶飞干脆拍板:“就这样决定了,在郭村打。”
不过,热血上头的叶飞还是稍有点心虚,“抗命专擅,违反军令”,这可是顶沉重的帽子。
他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也是在准备一个被上级问责时的台阶。
“陈司令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他不在这里,而且他只到过吴家桥,没有到过郭村,不了解这里的地形、群众条件、敌情。我们前线指挥员了解情况,要敢于实事求是,独立负责,这才是真正的向陈司令负责!向党负责!”
叶飞的理由铿锵有力,简直就是打着陈司令的旗号在反对陈司令!
陈司令气坏了,又是一封电报:“6月28日便衣渡江,一切候我到时再议!”
不过,时间有些来不及了。
6月27日的深夜,叶飞被值班参谋叫醒,挺进纵队指挥部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浑身湿透、头发滴水的白衣女子。
她带来了一个重要情报:李长江调集13个团的兵力已完成部署,形成对郭村的包围,将在28日拂晓发起进攻!
叶飞听后惊起一身冷汗,紧急下令叫醒所有部队,立即进入防御阵地。
白衣女子的情报,为新四军挺进纵队赢得了宝贵的反应时间,叶飞后来反复感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叶飞为什么要抗命在郭村迎敌?白衣女子又是谁?这一切,要从新四军经营苏北的战略说起。
发展江北
1939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明确指出发展江北为新四军的战略方向。
战略既定,中央派出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直接领导江北指挥部。
中原局是在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结束以后成立,负责领导所有长江以北、陇海线以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
随着刘少奇对江北地区的了解逐步深入,以及中共重庆南方局给出的形势判断:
鉴于新四军在江南的困难环境,应秘密地以一部坚持江南,主力分批到江北发展;
在江北组织军队和政权时,需注意发展方式,不要与桂系的廖磊增加磨擦,如果发生磨擦,只宜在地方交涉,就地解决,不宜在重庆交涉;
江北发展的主要地区应放在津浦路以东。
中共中央进一步下达指示,“江北新四军应猛烈向东发展”,“一直发展到海边上去,不到海边决不应停止”。
津浦路东地区,大部分是苏北地区,这里有着大片沦陷区。
新四军在这里发展,既能与中共“向敌后发展”的既有方针契合,又可将国民党军甩在身后,减少磨擦。
还有一部分是皖东地区,在这里,国民党军正调集兵力,压迫江北的新四军到江南,皖东的空间,越来越小。
因此,“发展江北”的战略设想在1939年春明确后,在1939年底进一步具体为着重发展津浦路东地区,最后锁定于苏北地区。
另一头,陈毅已于1938年离开皖南山区,东进苏南。
在苏南,新四军江南部队以茅山为中心建立了根据地,但这里地域狭小,活动困难,处处受制于国民党军。
而且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负责人冷欣早已沿着苏浙皖边区山麓重重设防,新四军皖南和苏南两部随时面临着被隔离、分别吞噬的危险。
加上苏南日军势力强大,新四军长期与日军正面作战,消耗不起。
反之,挺进苏北,到日军的敌后发展,还可以背靠山东八路军,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
同时,有了在苏南平原水网地带两年的活动经验,陈毅对于离开利于游击战的山区,转向苏北平原发展,充满了信心。
因为相较于山区,平原地区的确有一定的危险和不确定性。
但是,平原地区有着更多的群众、更丰富的物产,这是部队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令人叹服的是,陈毅在苏南并没有自己的电台,无法与中共中央进行独立直接的联系,但他对于新四军发展的战略构想,与中央惊人的相似。
也正是陈毅领导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主力美工兼职,最早在苏北立足,迈出了发展苏北战略的关键一步。
击敌、联李、孤韩
不过,在具体策略上,陈毅有着自己的考虑。通过在苏南的两年经营,陈毅对苏北形势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
陈毅
陈毅认为,苏北存在4种力量,实力对比,日军居第一位,国民党省主席韩德勤居第二位,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明扬和李长江居第三位,新四军是名副其实的老四。
对此,他提出“击敌、联李、孤韩”的方针,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发展苏北根据地。
陈毅一边积极开展统一战线政策,与二李建立亲善关系,并秘密地在二李部队进行上、中、下层的争取工作。
另一边,要求挺进纵队的管文蔚和叶飞以积蓄力量为主,在大桥、新老洲、宜陵、吴家桥一带锻炼部队,积极发展。
陈毅的策略逐步发挥作用,统一战线工作初见成效。
就在叶飞郭村迎敌之前,韩德勤已于6月初去电蒋介石状告李明扬。
韩说李明扬与陈毅联络,以致新四军在泰州、江都各地可任意活动,如果新四军再行扩张,将威胁经姜堰、泰兴通向江南的饷弹运输路线。
二李和韩德勤间隙既起,新四军的生存空间即现。
引韩围攻
郭村,本来就是二李防地。叶飞选择这里休整,一方面是因为他始终在与李明扬、李长江部的颜秀五保持联系。
颜秀五,二李下属二纵队的司令,曾与中共地下党有过关系,为人有正义感,倾向靠拢新四军。
另一方面,“天降神兵”的叶飞给刘少奇带来的不仅是惊喜,更是期望。
当时,刘少奇正在构思一盘谋取华中、消灭韩德勤的大棋。
他希望安排一支坚强有力的部队,吸引国民党顽固派的围攻。待韩德勤动手时,因“衅自彼开”,便可四方增援。
山东八路军黄克诚部队南下,皖东张云逸部队东进,苏南陈毅部队北上,在苏北合力消灭韩德勤。
“引韩围攻”的重任交给谁好呢?自然是给刘少奇带来惊喜的“神兵”叶飞了。
叶飞虽然神勇,但并非鲁莽之将。
他有些犹豫,手头只有两个团的纵队,直面十几万大军的韩德勤部,孤军独守,能坚持多长时间,真的没有把握。
刘少奇问道:“你能守多长?”
叶飞说:“守一个星期还可以,一个星期以后怎么办没把握。”
“只要你坚守一个星期!”刘少奇很激动,“一个星期以内是你的责任,一个星期以后就不是你的责任了。那时候,八路军和新四军江南部队增援可以到了。”
泰山压顶而不改色,叶飞始终有这个魄力,他接受了这个任务。
接受任务的感觉跟不久前接受陈毅安排他挺进苏北时一样。
陈毅的话语还在耳边:“那好,你们按原计划行动。部队被消灭了,你负责。破坏了统一战线,我负责。”
不一样的是,游击战要变成阵地战了,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考验。
另一边,韩德勤早已按捺不住心头的躁动了,美工招聘告完二李的状后,他不停地挑唆二李,赶走叶飞。
于是就有了文前所提的最后通牒:三日内退出郭村。
陈毅并不主张与二李对垒,他的统战工作已经开始奏效。叶飞能在郭村休整,就是一个实例。
他很清楚,新四军要打开苏北局面,非打败韩德勤不可。而要打败韩德勤,就必须争取二李中立,不使他们投奔韩德勤。
因此,陈毅建议叶飞部尽量避免冲突,退出郭村回到吴家桥。实在要打,也分上、中、下三策,下策才是郭村战斗。
重重压力之下,肩负着“引韩围攻”重托的叶飞,还是拿出陈毅常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抗命了!
预感事态危急的陈毅一边便衣渡江,一边写信给尚在江南的粟裕:“速派主力部队,克服一切困难,渡江支援。”
叶飞是名勇将,他决定以两团之力,坚守郭村,直面不可预知的国民党顽固派大军。
号称“李大麻子”的鲁苏皖边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开始撕掉了“中间派”的外衣,气势汹汹地赤膊上阵。
他一口气调动了13个团的兵力向郭村进逼,准备在蒋介石和韩德勤面前讨好立功。
尽管知道敌人将会来犯,但具体时间和兵力部署,叶飞并不知晓。
而此时叶飞手上两个团,又分出1个团去接应准备起义的二李下属陈玉生部。
留守郭村的新四军,只剩下1个团和纵队特务营合计4个营的兵力,外加纵队机关和教导队,兵力实在捉襟见肘。
白衣女子
勇将叶飞,也是福将。
画册设计关键时刻,一位白衣女子悄然而至,给他和他的挺进纵队,延了长长的一口气。
这名白衣女子叫李欣,时为国民党二纵队中尉政训员。
李欣
6月27日,李欣发现泰州城里满街都是士兵在购买物品,她很疑惑。
勤务兵告诉她:“城里的部队昨天发饷了,我们也快发了。”
那时候的旧军队,欠饷是经常的事,发饷反而不太正常,因为这意味着要打仗。
李欣感到情况紧急,匆匆赶到“二李”司令部打听,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李长江调兵遣将,已包围郭村,进攻迫在眉睫。
有个跟她关系不错、靠山很硬的政训员还在炫耀:明天拂晓就要发起进攻。
李欣不再犹豫,她脱下军装,换上一身白色旗袍,悄悄溜出了城门,一路绕过二李部队,前往郭村。
当夜无月无星,一片漆黑,没有那种披星赶月的感觉,有的只是一路疲惫的奔波。
李欣在田埂上东弯西转,过了七八道河汊,一口气跑了18里,直到夜里12点才赶到郭村。
李欣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也是她的真实身份,中共地下支部书记。
李欣后来改名郑少仪,建国后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对于那个夜晚,她有着这样回忆:
“绕过一个个乌黑的村庄,涉过一条条的溪头,却绕不过横穿田野上长长的河流。只有下水过河。离开彭家庄,大约两三里路,到了一条河边。
下水走了几步,水已淹到胸口,人也漂浮起来,我还能躺在水上扑腾几下子,只是头抬不起来……幸好河不太宽,总还能游过河。
过了河,虽然全身湿漉漉的,毕竟是夏天,倒也觉得凉爽了一阵子。可是脚上的力士鞋泡足了水,走到田里沾满了泥,又重又滑走不快。
脱了鞋,赤脚走,虽然轻快得多,但一走上荒野地,破砖、碎瓦、荆棘割得脚痛,同样走不快……”
浑身湿透、满身泥泞的李欣,顺利地被新四军哨兵“押送”到了政治部。在这里,她见到了叶飞和挺进纵队参谋长张藩。
张藩回忆:“半夜以后,我们准备休息,一团团部派人带来了一名青年妇女。这女人浑身湿透,裤腿上沾满泥巴和水草,喘息未停就交出折叠成小三角形的急信,同时作自我介绍。
她名叫郑少仪,地方党员,泰州党组织派来的。她说:‘我来的时候,我军代表陈同生已被李长江扣留。泰州城的李长江部队已经出动了,天明就开始向郭村进攻。’
她为了绕到顽军的前面来,连续蹚过了十几道河。县委的急信证实了她的话,看来,一切都明白了!我们感谢泰州党组织,感谢这位女共产党员。”
郭村战斗前, 叶飞、 姬鹏飞、 张藩 (从左至右) 合影
李欣带来的消息给叶飞赢得了几个小时的宝贵时间和有针对性的迎敌准备。
叶飞迅速下达作战命令,所有战斗力量凌晨4点之前进入防御阵地,准备迎接来犯之敌。
28日拂晓,国民党军进攻的枪声果然打响了。
在叶飞率领纵队迎战之际,李欣已经在苏北特委妇女部长施月琴的床上进入了梦乡。
李欣后来回忆:“我像回到妈妈的怀抱,心里甜甜的,轻松愉快地躺下来就睡得很熟了,战斗打响了我还在酣睡中,枪弹打在屋顶上,噼噼啪啪,还是施大姐叫醒我和特委机关一起转移的……”
是啊,大家都知道这位夜送“鸡毛信”的白衣姑娘,她太累了。
很多年后,叶飞还常回忆起李欣:“她很不容易,很了不起。她那时还是个小姑娘,只身深夜前来郭村送信,使我们赢得了好几个小时的宝贵时间,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郭村保卫战,她是有功劳的!”
郭村保卫战后,这位了不起的姑娘留在了新四军,为了革命需要,从此改名为郑少仪。
郭村保卫战
郭村保卫战,白衣女子的使命完成了。但叶飞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激战3天的双方进入僵持状态,牢记胡服嘱托的叶飞正在盘算,再守4天就能完成任务了。
就在这时,机要室送来刘少奇拍发的电报,电报是29日傍晚收到的,内容如下:
八路军第5纵队因日军“扫荡”不能如期赶到,新四军第5支队也因“大刀会”所阻,无法增援。
见到电报内容,叶飞的心头冷汗直冒,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留有后路。
固守待援的挺进纵队即将成为孤军,北面的黄克诚部队来不了,西边的张云逸部队也被阻拦,南边的粟裕部队距离还远,陈毅只是自身便衣渡江。
几头落空的郭村即将成为孤村,淹没在李长江源源不断的潮水攻势下。
危急关头,陶勇出现了!
接到陈毅增援电令的粟裕,把任务交给了陶勇。
陶勇率领新四军苏皖支队星夜兼程,穿越天扬路,夜渡邵阳湖,穿过了日军多道封锁线,越过了“二李”防线。连续奔袭200余里,及时赶到了郭村。
另一边,在挺进纵队第4团的接应下,陈玉生部起义成功,赶到了吴家桥地区,控制住江南江北的交通要道。
形势转危为安,7月2日,在新四军南北夹击之下,李长江的攻势被打垮,3个团被歼灭,国民党军开始全线溃退。
7月3日,气鼓鼓的陈毅赶到郭村,叶飞前往迎接。
敬礼!握手!
陈毅一边握手一边嘟囔:“本来我是来骂你们的,一个多团就和这么多顽固派乱揪!你们打了胜仗,我还有什么好讲的!”
干部和战士都笑起来了。教导队有个排长悄悄地在底下说:“你骂吧,就怕你在江南,我们听不到你骂。”
东进序曲
在随后举行的作战指挥部的反击部署会上,陈毅否决了进攻泰州的建议:“不准打进泰州城,要留有余地。我们还是‘击敌、联李、孤韩’的方针。”
陈毅还是要争取“二李”,不让逼迫过甚,使其投奔日军或韩顽。
他又下了一道死命令:追击不准越过泰州城外的九尺沟。
7月4日,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执行陈毅的统战策略,分路出击,一举夺取塘头,俘虏李部官兵近2000人,直逼泰州城下。
苏皖支队的先头第1营占领了位于九尺沟的泰州城外的碾米场,但未进泰州城。仓皇逃回泰州城的李长江终于松了一口气。
郭村保卫战历时七天七夜,新四军共歼李军3个整团,击溃10个团,缴获步枪600余支、轻重机枪10余挺。
陈毅重新派代表来到泰州城,与二李谈判,同时释放李部被俘士兵。
陈毅甚至大度地表示:新四军愿意让出富裕的郭村、吴家桥等地,但是需借道泰州的寺港口、缪湾一带,东进黄桥。对此,“二李”应给予方便,并在今后新四军与韩德勤的摩擦中保持中立。
因为陈毅的心目中的最佳根据地中心,是在韩德勤控制下的黄桥,而不是二李势力范围内的郭村、吴家桥。
黄桥位于靖江、如皋、海安、泰县和泰兴的中心,据此发展根据地,可与新四军江南部队相呼应,控制长江通道。一边可威胁日寇,一边可切断韩德勤与江南冷欣的联系。
而与二李达成良好的关系,还可以将后方和伤员委托他们保护,相当于请二李帮助看家。
陈毅的大度和豁达让“二李”喜出望外,他们完全同意。
看似打了胜仗的新四军让步很多,其实陈毅是在下一盘大棋,为新四军今后发展苏北的战略,布下了良好的开端。
陈毅在郭村保卫战后的妥善安排,以及对二李采取的统战政策,后来得到中央的高度认可。
郭村保卫战成为新四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范例。
这次险象环生、峰回路转的胜利美工兼职,也拉开了新四军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序幕,就是著名的《东进序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